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改革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4-16浏览次数:13



各培养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华东师范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学校卓越育人改革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卓越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探索研究生卓越育人新范式,培养造就“高精尖缺”的创新人才,现启动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改革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


一、项目类别

采取申报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如下五类:

1)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引领计划(示范学科专业、示范课程);

2)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计划(学位基础课、高水平通识课、精品教材);

3)优秀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4)研究生学术交流计划(研究生暑期学校、博士生学术论坛、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工作坊、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


二、申报指南

(一)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引领计划(附件1

1.建设目标

挖掘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将立德树人有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各环节,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课程思政”示范学科专业,推出一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建设项目

强化目标导向(课程思政获奖精品课程建设、育人典型案例等),突出项目建设对学生在“四个意识”和精神养成等方面的实际获得作用。

1)“课程思政”示范学科专业项目: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专业、课程、科研、教材、教研、评价、质量保障和制度建设等环节,发挥学科专业整体育人功能;

2)“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3.建设周期和资助标准

建设周期2年,“课程思政”示范学科专业项目5-8/、示范课程项目3-5/项。

(二)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附件2

1.建设目标

推进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围绕人工智能量子前沿中国系列等重点方向,打造一批高阶性、高创新、高挑战度的研究生课程,构建AIAI+研究生通识课程平台,推出一批AI+应用模块课程,优化高水平研究生课程体系。

同时,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质量管理,落实抓好目标导向精品课程重要获奖、优秀讲义/教材出版线上开放(慕课、超星等)典型案例、社会影响等】,强化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支持研究生优质教材编写与出版,推动研究生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重点亮点成果

2.建设项目

项目面向课程所在开课单位、任课教师(个人或团队),主要包括:

1一级学科学位基础课: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导向,强化一级学科整体性设计,打破二级学科(专业)界限,汇聚优势师资团队;

2高水平通识课:以学科交叉融合、高端前沿、研究导向、思维导向为特色,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化中国系列等重点方向,支持通过聘请海内外名师来校授课等方式,打造系列高端前沿通识课程,将研究生引领至学术最前沿;面向全校开放,单独开设(不能与专业课合并上课),原则上不低于2学分建设周期内每学年至少开课1结项后继续开设不少于3

3精品教材:面向具有良好的课程建设成果、已形成并可提交教材文稿(至少提供1章样章)的研究生教材,鼓励支持院系、教师选择本学科最具影响力的出版社出版,推动建设一批AIAI+研究生教材,打造师大特色的研究生精品教材。

3.建设周期和资助标准

项目建设周期2年,5/项。

(三)优秀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附件3

1.建设目标

以原始创新为突破,面向科研基础厚实、学术潜质突出、选题瞄准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研究方案合理可行的优秀博士生,重点支持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核心关键领域冷门绝学,以促进、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孕育产出高水平和原创性成果。

2.推荐项数

各院系(学部)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博士生规模,经评审后、择优推荐,每个实体院系原则上限报1-2项,超大规模的实体学部(教育学部)可推荐3-5项。

3.建设周期和资助标准

建设周期1年,人文社科类2/项、理工科类3/项。建设期满后,择优给予持续资助。

(四)学术交流计划(附件4

1.建设目标

高端前沿为导向,以研究生暑期学校、博士生学术论坛、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工作坊、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为抓手,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高端学术平台品牌,多方拓宽渠道、扩大校内外宣传加强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联动,推进本研培养贯通,锻造研究生学术品质品味,提升研究生创新创造和国际化能力。

2.建设项目

项目面向学科影响力大、实施基础好、改革愿望强的院系,主要包括:

1研究生暑期学校:举办周期一般为7-10,面向全国研究生、部分优秀本科生开放(本科生参与占比原则上不低于1/3),学员规模不少于100人;体现学科的学术前沿、创新和特色,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原则上不低于专家总人数的1/3,国际一流专家学者至少2-5人),供给多元、高质量的短课程和学术前沿系列讲座(可承认学分),强化学生之间、学生与专家之间的交流对话;设置院系学科招生宣讲环节活动通知、议程、宣传报道等由研究生院审核外发

2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时间一般为2-3天,面向全国研究生、部分优秀硕士生与本科生开放(硕士生、本科生参与占比原则上不低于1/3),学员规模不少于40人;体现学科领域前沿理论与研究热点,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主题报告、学术交流、专家点评等环节,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点评或报告,国际一流专家学者至少2-3人);设置院系学科招生宣讲环节活动通知、议程、宣传报道等由研究生院审核外发

3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邀请在相关专业领域取得公认成就的国(境)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顶尖学者做专题报告,为研究生搭建学习借鉴、对话研讨平台;体现学术前沿、激发前瞻性思考;每项围绕一个前沿主题,举办不少于5次系列讲座,每次讲座邀请不同学者;大讲堂报告由研究生院提前公告向全校开放。

4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工作坊:面向有出国交流意向的研究生、部分优秀本科生开放,旨在使学生提前了解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时可能面对的文化冲突、减轻文化环境改变时可能产生的压力、消除文化误解、增强有效沟通的能力;每项不少于5期,每期举办时间1-3天,学员规模每期20人左右;以体验式、互动式教学为主。

3.资助标准和经费周期

研究生暑期学校5-8/项,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工作坊3-5/项。

项目建设、经费执行须在本年度内完成。


三、申报流程与材料要求

1.以院系(学部)为单位统一组织,经初审(评审)、择优推荐后,报送项目的“申报书”、“汇总表”(见附件电子版,发送至:pyc@yjsy.ecnu.edu.cn

要求:(1)每个项目以“院系+项目类型(类别)+项目负责人”命名,每类项目放置于一个文件夹内,邮件主题以“院系+项目申报”命名;(2)每类项目单独汇总,超过1项的,“汇总表”须明确排序(不能并列);(3)相关材料暂不需签字盖章

2.申报截止时间:2024510

3.学校组织专家,经评审公示后,予以立项资助。


四、其他事宜

1.组织实施

1)落实院系主体责任,强化顶层设计,做好申报、推荐、实施、管理与宣传各项工作,凝练形成特色成效,打造研究生培养系列品牌。

2)经费实行专款专用,院系、项目负责人根据建设需要和经费性质(国拨拔尖创新经费为主),严格按照学校财务处规定执行。划拨办法,待立项后,另行规定。

3)强化落实绩效目标考核,加强立项、中检、结项全过程管理,对未按要求完成或出现违规的项目,予以终止或取消,并视情况追回经费。

2.咨询联系

1)课程思政项目、学术交流计划(暑期学校、博士生学术论坛):汪望,wwang@law.ecnu.edu.cn

2)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秦梦瑶,54836268myqin@lps.ecnu.edu.cn

3)优秀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陈雪皎,54345009xjchen@yjsy.ecnu.edu.cn

4)学术交流计划(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工作坊、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刘晓玲,54345098xlliu@yjsy.ecnu.edu.cn;杨荣华,54342971rhyang@yjsy.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24416



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改革项目申报材料(含附件1-4,申报书、汇总表).rar


闵行校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办公楼3楼(邮政编码:200241)
普陀校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办公西楼3205室(邮政编码:200062)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
华东师大研招
华东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