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完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机制的探讨” 研究生工作秘书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12-12浏览次数:10


为提升我校研究生工作秘书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通过构建跨校跨院资源与平台共享建设,推动我校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提升,“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完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机制的探讨”研究生工作秘书沙龙活动于2023127日在普陀校区电化楼404会议室成功举办。

合影

    本次沙龙活动邀请到公共管理学院郝宇青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孙玉华老师、学位管理办公室张寅艳老师以及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专业学位管理中心、MPA教育中心等不同院系的研究生工作秘书共同参加。沙龙活动由MPA教育中心张素梅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MPA教育中心张素梅老师向参加沙龙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她表示在专业学位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不断发展,生源背景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对学生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如何应对需要老师们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的价值。研究生工作秘书老师长期工作在学生培养一线,不仅倾听同学们的心声,更是直面他们的问题,通过不断的调研分析总结,将为专硕培养机制的完善带来新的经验智慧支持。

张素梅老师发言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孙玉华老师分享了复旦MPA项目的基本情况, 她首先向在座老师分享了复旦MPA项目的发展历程,对于复旦MPA的招生规模、师资力量、教材建设、课程安排、论文培养、国际交流、赛事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她强调复旦MPA项目始终坚持“三年学习、终生服务”的培养理念,持续为复旦MPA同学和校友提供一以贯之的价值赋能!

孙玉华老师发言

经济与管理学院MBA教学主管李刘梗老师分享了“MBA培养机制”主题的分享报告,他主要从MBA教学管理、MBA学位管理和MBA案例实践等三个方面展开。MBA教学管理通过对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进行重点强化,目前已经形成多个品牌方向,体现了华师大MBA的品牌特点。在学位管理方面,李老师表示得益于导师队伍建设的加强,近年来MBA论文的通过率和评优率都在稳步提升。MBA案例工作成绩显著,各项数据位居全国前列,为MBA案例教学培养夯实了关键基础。

李刘梗老师发言

汪红英老师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汪红英老师介绍了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的情况。她表示项目主要以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为核心培养内容,培养能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技能,为实践问题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的卓越心理学人才为目标,通过构建“学院+基地”、“学术导师+行业导师”两两融合的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的双向赋能。此外依托“3+3+X”课程体系建设,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持续养成。应用心理作为强应用学科,目前已经建设超百余家高质量实践基地,聘任近百位行业导师,不断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实践模式,建设专业实践动态管理系统,实现效率和质量的双提升。

潘虹老师发言

教育专业学位管理中心潘虹老师介绍了我校教育博士项目的相关内容。潘老师强调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通过顶层设计、课程组合、能力优化、系统推进等过程,建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优质基准,强化从制度规范到课程教学、实践研究、过程评估等环节的保障机制,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从而实现教育博士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在培养方面,通过实践导向课程体系构建、跨领域导师队伍建设、强化科研引领文化打造、创新规范管理机制等方面为工作抓手,为逐步提升教育博士人才培养成效保驾护航。


在自由交流环节,学位管理办公室张寅艳老师表示,学校对于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发展正在进行中,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来说,论文质量仍然是重中之重,如何紧盯过程,狠抓时效老师们分享了很多有益的经验。研究生院通过搭建秘书沙龙的交流学习平台,给老师们提供相互学习经验、反馈问题的通道,在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生工作秘书积极申请课题,创造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随后,在场的研究生工作秘书们对各自工作中碰到的困惑及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张寅艳老师发言

郝宇青教授总结发言

活动尾声,公共管理学院郝宇青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郝老师表示通过对比学习各个院系极具特色、丰富多元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生工作秘书们共同探讨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困惑、分享经验,碰撞智慧,通过整合资源不断推进项目向前发展,未来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大家能够多交流。


会议现场


闵行校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办公楼3楼(邮政编码:200241)
普陀校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办公西楼3205室(邮政编码:200062)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
华东师大研招
华东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