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时间:2018年11月17日
举办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
国际汉语教学楼118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论坛工作机构及其组成人员
协调人:叶军、刘承峰
1.研讨会秘书组
负责人:陈俊颖
组 员:张毓佩、金明珠
2.研讨会会务组
负责人:陈俊颖
组 员:张毓佩、金明珠
组委会会务组联系方式:
张毓佩:18621831645
金明珠:18964152957
Conference Schedule
上午 | 午餐 | 下午 | |
2018年11月17日(周六) | 报到 时间:8:30—9:0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学楼一楼118室 开幕式 时间:9:00-9:3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学楼118室 | 11:30 午餐: 逸夫楼校长培训中心 | 小组报告1、2、3、4组 时间:13:00 -14:3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学楼317、318、323、417室 |
拍照 时间:9:30-9:5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学楼一楼 | |||
大会报告 时间:9:50-11:3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学楼一楼118室 | 小组报告 5、6、7、8组 时间:15:10-16:4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学楼317、318、323、417室 | ||
2018年11月17日(周六)17:00-17:30 | 闭幕式(优秀论文颁奖) | ||
2018年11月17日(周六) 17:30 | 离会 |
Conference Program
8:30–9:00 报到 |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学楼118 |
9:00–9:30 开幕式 |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学楼118 |
主持人: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闫子彤 | |
| |
| |
9:30–9:50合影 |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学楼118 |
9:50–11:30 大会报告、交流 | 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闫子彤 |
上声连续变调习得的声学考察---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韩 涛 | |
“有X(的)好果子吃”构式分析研究 山东大学 梁 迪 | |
初级汉语口语课教师引发语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陆凯英 | |
新媒体流行语“说好的X呢”的构式分析 复旦大学 梁宇欣 | |
11:30–13:00 午餐 | 逸夫楼校长培训中心一楼 |
2018年11月17日下午
分组报告第1组 13:00 – 14:30 | 主持人:边婷婷 联络员、秘书:陈蕊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国际汉语教学楼317 |
13:00 – 13:15 | 冀娜:新兴极性程度构式“X得(的)不要不要的”探析 |
13:15 – 13:30 | 郑茗曰:网络热词“×粉”的构造与成因研究 |
13:30 – 13:45 | 兀瑾:网络交际中“哒”的互动功能探析 |
13:45 – 14:00 | 边婷婷:基于构式理论的预科留学生汉语动结式习得研究 |
14:00 – 14:15 | 综合讨论 |
14:15 – 14:30 | 专家点评:姚美玲、刘承峰 |
分组报告第2组 13:00 – 14:30 | 主持人:姜澍 联络员、秘书:王晔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国际汉语教学楼318 |
13:00 – 13:15 | 姜澍:“一+量+VP”构式研究综述 |
13:15 – 13:30 | 郭若祺:现代汉语主观限量构式“V不了多A”试析 |
13:30 – 13:45 | 盛楚云:汉语“数+形+量”结构主观量研究 |
13:45 – 14:00 | 王连盛:从语义指向看述补结构的演化——以“V+死”为例 |
14:00 – 14:15 | 综合讨论 |
14:15 – 14:30 | 专家点评:高 艳 |
分组报告第3组 13:00 – 14:30 | 主持人:陈肯 联络员、秘书:徐凯丽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国际汉语教学楼323 |
13:00 – 13:15 | 陈肯:汉语词切分对高阶二语者阅读影响的实证研究 |
13:15 – 13:30 | 储珊:异形同义语气副词“怕是”“怕不是”的比较研究 |
13:30 – 13:45 | 严伟剑:“计划”“打算”“安排”的句法、语义和语用比较 |
13:45 – 14:00 | 王思惟:现代汉语动结式结构对第三人称回指的影响 |
14:00 – 14:15 | 综合讨论 |
14:15 – 14:30 | 专家点评:祁 峰 |
分组报告第4组 13:00 – 14:30 | 主持人:吴怡婧 联络员、秘书:王韵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国际汉语教学楼417 |
13:00 – 13:15 | 李晓琴:换言关系与换言标记 |
13:15 – 13:30 | 吴怡婧:“互联网+”背景下留学生汉语词汇习得研究 |
13:30 – 13:45 | 冯铮:韩国学生汉语中动范畴习得研究 |
13:45 – 14:00 | 史又今:“互联网+”引起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自学模式思考 |
14:00 – 14:15 | 综合讨论 |
14:15 – 14:30 | 专家点评: 樊小玲 |
分组研讨第5组 15:10–16:40 | 主持人:朱凯 联络员、秘书: 陈蕊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国际汉语教学楼317 |
15:10 – 15:25 | 吴昌政:“伢”之语源考 |
15:25 – 15:40 | 黄春景:近五年新出土楚简研究综述 |
15:40 – 15:55 | 朱凯:互联网环境下对外汉语微型示范课视频内容特点研究 |
15:55 – 16:10 | 林慧珍:多模态语篇图文互文修辞结构研究——以《紫禁城100》多模态语篇为例 |
16:10 – 16:25 | 综合讨论 |
16:25 – 16:40 | 专家点评:姚美玲、刘承峰 |
分组研讨第6组 15:10–16:40 | 主持人:郑雨婷 联络员、秘书:王晔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国际汉语教学楼318 |
15:10 – 15:25 | 姜晓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短期来华研修项目文化体验的启示 |
15:25 – 15:40 | 张月:莱布尼茨《中国近事》研究——“他者”视域下的中国语言文化传播及其教学启示 |
15:40 – 15:55 | 夏淑幸:称谓与人际关系互动共变 |
15:55 – 16:10 | 郑雨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探究--以文化类综艺节目为例 |
16:10 – 16:25 | 综合讨论 |
16:25 – 16:40 | 专家点评: 高 艳 |
分组研讨第7组 15:10–16:25 | 主持人:李欣蓓 联络员、秘书: 徐凯丽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国际汉语教学楼323 |
15:10 – 15:25 | 李欣蓓:基于ESP理论的来华商务汉语学习者学习需求分析及教学建议 |
15:25 – 15:40 | 覃李坤:汉泰招呼语用对比及对泰汉语初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15:40 – 15:55 | 吕逊:基于bbc语料库关于“辩”和“辨”的偏误分析以及教学启示 |
15:55 – 16:10 | 综合讨论 |
16:10 – 16:25 | 专家点评:祁 峰 |
分组研讨第8组 15:10 – 16:40 | 主持人:牛艺璇 联络员、秘书: 王韵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国际汉语教学楼417 |
15:10 – 15:25 | 杨欣悦:中外教育思想下对“汉语国际教育”范畴的探析 |
15:25 – 15:40 | 牛艺璇:从语气词看《语言自迩集》对满汉合璧会话教材的改编 |
15:40 – 15:55 | 罗秋明:1.中泰两国酒店汉语教材编写现状调查 2.泰国高校汉语教师人才流动个案研究——以泰国乐德纳可信皇家理工大学为例 |
15:55 – 16:10 | 王陈欣:法国中文国际班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16:10 – 16:25 | 综合讨论 |
16:25 – 16:40 | 专家点评:樊小玲 |
17:00–17:30 闭幕式 | 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闫子彤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学楼一楼118 |
小组感言 | |
颁发优秀论文证书 | |
致闭幕辞 | |
主持人宣布研讨会闭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