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工作秘书沙龙:以学生为主体的专业实习与督导

发布时间:2023-11-14浏览次数:12

新时代需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实务人才培养以回应社会需求。作为一门应用型、操作性学科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却薄弱环节缺乏适用本土的应用型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实习工作质量,探索有益的教学和管理模式1031日上午,“以学生为主体的专业实习与督导”主题沙龙在法商北楼425举行来自14个学院的19位教学与管理教师代表,与研究生院和教务处管理人员代表,以及来自3个学院的4位本硕学生代表,来自机构的机构督导代表近30人参加了本次沙龙。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姚泽麟副教授、社会工作系主任万国威教授、副系主任吴同副教授出席活动。本次沙龙邀请到变革管理领导力高级讲师、轻战略引导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潘玮秋老师带领讨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中心副主任、专业实习督导郭娟老师组织并主持了本次活动。

首先社会工作系主任万国威教授致辞,他对与会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专业实习对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有重要意义是学生了解社会关系和社会真相,及在发展大局中突出文科的话语权的有效途径从以往对全国一些高校的专业评估工作来看,目前专业实习面临诸多的挑战和问题,希望能够通过相应的活动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吸取好的经验,使得专业实习工作得到更好的提升

随后,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吴同副教授介绍了社会工作专业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主要特点,他感谢管理部门和各院系师生能参与到本次讨论当中,也期待大家能真诚沟通,互相分享好的做法,共同提高专业实习工作质量。

接下来,本次沙龙正式开始。潘玮秋老师首先对讲座主题及议程进行介绍,并指出了沙龙的活动目标,包括理性目标和感性目标,拟定了小组的公约,以促进目标的更好达成及各个环节活动的顺利开展。随后,通过破冰游戏“画妞妞鸟”,引导大家认识到个体之间的差异化,鼓励大家在活动中把想法、需求、渴望都表达出来,通过集思广益来共创出最后的小组收获与成果。

介绍完基本情况后,正式开始进入活动主题。首先是“现状扫描”,围绕专业实习的主体性问题,老师引导大家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学生实习的现状是怎样的?”,并提取出了有关实习的“人”“事”“物”“信息”这几个关键方面,帮助大家打开思路。引导师请大家自主思考并开展组内讨论,团队共创产出了包括学生实习需求与资源匹配、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维护、校内实习管理机制等在内的专业实习现状,并在展板上进行展示。

下一环节是通过矩阵图的方式,来探讨“专业实习中的资源、机会、阻碍和困惑分别有哪些?”。成员们将现状扫描阶段所讨论出来的成果,以及新的想法粘贴在“资源”、“机会”、“阻碍”、“困惑”四个不同的板块中。老师也提醒大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决策矩阵,有时将阻碍进行转化,很可能就会变成机会。


第三个探讨的问题是“如何挖掘学生在专业实习中的主体性”。老师先请大家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随后引导大家以“点子交换”的方式,拿着自己的“点子”,去寻找其他小组的另外两位成员,交换想法,如此循环两次,然后在小组内依次分享想法,以及评估“点子”是“必须要做”、“有意愿做”,还是“有能力做”的,并通过收敛的过程,让小组成员依次将点子贴到三圈矩阵上。



最后,潘老师通过结束圈作为本次沙龙活动的收尾。成员们围成一圈,依次表达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感受。大家表示在活动中收获很多,除更好的帮助自己理清有关专业实习的思路,解答有关专业实习工作的疑惑外,也创造了大家与不同专业师生开放对话的平台。

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姚泽麟副教授全程参与活动并发表了总结讲话对本次活动新颖的形式以及扎实的活动内容表达了肯定,这对于提升专业实习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对与会者的积极投入表达了感谢希望今后能保持常态化的交流,共同提高专业实习管理和教学工作能力,培养高质量人才,实现卓越育人的目标。

图文:麻杰、谢真如、郭娟

闵行校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办公楼3楼(邮政编码:200241)
普陀校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办公西楼3205室(邮政编码:200062)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
华东师大研招
华东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